编程里绝大多数思想不仅来源于生活,更是把生活中那些高效做事、解决问题的“老办法”用计算机能够理解的语言重新描述和实现。说白了,编程思想其实是人类智慧的“代码版”。
一、抽象:抓住本质,舍弃细节
生活例子:当你说“帮我买一杯咖啡”时,你关心的是“咖啡”这个结果,而不是店员如何操作咖啡机、用什么牌子的咖啡豆等细节。这就是抽象——聚焦核心(买咖啡),忽略实现细节(怎么做咖啡)。
编程中的体现:定义一个函数 buyCoffee(),调用者只需知道这个函数能买到咖啡,而无需关心内部实现;或者我们用print('Hello world!') 就能打印出“hello world!”,不必知道他是怎么打印出来的。这有助于专注于更高层次的任务,而不被底层细节淹没。
二、分解与模块化:大事化小,小事化了
生活例子:做一桌年夜饭很复杂,你不会一次性把所有菜炒完。你会把它分解成洗菜、切菜、炒菜、摆盘等步骤,甚至把不同菜品分给不同成员(模块)。
在编程中亦是如此:面对复杂系统(如开发一个 App),可以把它拆分成多个模块,比如“用户登录模块”、“支付模块”、“商品展示模块”。每个模块负责一项具体功能,最后再组合起来。这让开发更易控、便于多人协作与后期维护。
三、循环与重复:让机器去“重复劳动”
生活例子:工厂流水线上工人重复同一动作来组装产品;日常生活中,每天都在经历“起床—上班—下班—睡觉”的循环,甚至生老病死也是一种循环。这些都是循环。
编程思想:在编程中,我们不会写成千上万行重复的代码来打印同样的名字,而是使用循环语句,让计算机重复执行一段代码,直到满足条件。比如 for i in range(1000): print(“Hello”),计算机就会打印1000次。这极大地提高了效率。
四、条件与判断:如果……就……否则……
生活例子:出门前看看天气,“如果下雨,就带伞;否则,不带”。
这就是条件判断。编程思想:这是最基本的逻辑之一,用 if… else… 实现。程序会根据条件(如用户是否登录、数据是否有效)执行不同的分支,让程序更“智能”,能够应对多种情况。
五、复用与模板:不要重复造轮子
生活例子:做蛋糕时,你不会每次都发明新配方,而是使用一个现成、经过验证的食谱(模板)。这就是复用。
编程思想:在编程中,我们尽量避免重复的代码。常用的功能会封装成函数或类,遇到需要时直接调用,就像使用一个模板。
六、调试与迭代:试错中前进
生活例子:一道菜炒咸了,下次就少放点盐;自行车链子松动,就检查哪里卡住并修复。这就是调试与迭代。
编程思想:编程往往是一个不断试错、不断调试、不断迭代优化的过程。程序很少一次就写对,程序员像侦探一样根据错误信息定位 Bug,修复后再测试是否正常。版本更新(如 App 的 V1.0、V1.1、V2.0)就是迭代的体现。
编程思想并非高深莫测,它恰恰源于日常生活中最有效、最自然的做事方式和思维习惯:
抽象让我们聚焦关键;
分解让我们化解复杂;
循环让我们高效重复;
判断让我们灵活选择;
复用让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;
调试让我们在试错中成长。
所以,学习编程,某种程度上也是在学习并提炼一种更清晰、更高效解决现实问题的思维方式。下次当你在生活中井然有序地处理一件复杂事情时,不妨问自己:是不是也在无意中使用了一种强大的“编程思想”?
作者:jackssybin
来源:知乎
本站内容未经许可,禁止任何网站及个人进行转载。